查看原文
其他

【回首十年】想知道嘉兴人老祖宗是怎么活的吗?

嘉兴小新 嘉兴小新 2021-02-14




嘉兴小新微信号:JXTVSS

昨天我们发布了一条十年回访新闻,在2019年1月我们回访了2009年时被我们采访过的嘉兴文科状元、浙江省文科第二名顾好雨同学,报道了她2009年到2019年十年奋斗历程。点击链接查看报道:【回首十年】嘉兴高考状元已成香港金领:读书改变命运


这篇报道一经发布,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。大家纷纷对顾好雨取得的成就表示欣喜,也为她身在香港特别行政区,依然关注家乡嘉兴以及桐乡发展,并在香港为嘉兴积极做贡献点赞。


发布这篇报道,我们并非是要宣传状元,而是希望大家从当年的状元身上找到一点值得思考的东西。更希望有更多的人一起从身边点滴做起,为自己和家庭的生活,为嘉兴发展努力奋斗,去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和发展,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。


还是那句话,读书改变命运,状元都那么拼命奋斗,你凭什么不拼呢?



点击上方图片即可查看完整报道



以下是今天的正文:


1959年,当时的嘉兴南湖公社社员,在现在嘉兴汽车客运中心西面这个位置,挖到很多人和动物的骨头。经过考古人员鉴定,这是距今大约七千年左右,嘉兴人最老最老的老祖宗居住地的遗址。这就是后来轰动考古界的“马家浜文化遗址”。几十年来我们一直在说,包括嘉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都在提,嘉兴是马家浜文化的发源地,但一直没有一个像腔的博物馆。2018年10月,马家浜文化博物馆终于建成,到今年年底就要和观众见面了。


十年变迁(2009年——2019年)  完整视频点击


十年前  2009年报道

在东南角的这个探方,考古专家已经发掘出了三具人体骨架。 



马家浜考古队队长 芮国耀:仔细看,这边有两个人,到这边为止,这边是头骨,这边是一个人,这边是一个人。相对来说,这个要早一点,埋了这个之后再埋这个,所以他的腿骨被压在这具骨架的下面。

  


早期的这具骨架中,我们还看到了随葬品,这是一块经过打磨的石器,学名叫“石锛”,而这是七个连成一串的骨锥,这些都是当时的生产工具。芮队长说,这两具骨架虽然同属于7000年以前的马家浜时期,但是在时间上有先后,所以才会出现两具骨架叠压在一起的现象。经过专家鉴定,这两具骨架都是男性,而且看起来,7000年以前的嘉兴人个子也不算矮,身高在一米七零左右。


在东南角是墓葬区,也就是坟地,在西南角和西北角是生活区,也就是居民小区,在西北角的这个探方里,考古人员发现了灰坑。灰坑就是当时人们生活的垃圾坑。这是当时马家浜的先民挖的一个坑,里面有很多比较大的动物骨头。根据研究,马家浜的先民在当时已经懂得饲养动物,所以这些大型动物有可能是家养的。大动物很可能是用来祭祀。而在西南角的这个探方里,专家也发现了很多动物的骨架,这些骨架就很小。    


马家浜考古队队长 芮国耀:这应该是他们的居住区边上,吃剩的倒在边上,所以你看都是一段一段的,就像我们现在吃肉吃蹄髈、吃猪脚一样,所以吃完之后,扔在当时的地上。

   

发掘现场还出土了大量的红烧土,这是当时的建筑垃圾。以前房子的墙壁是这样做的:中间用一些竹片编起来,竹片相当于现在的钢筋,然后在竹片两边涂上泥,再烧一下,墙体就出现了。在发掘过程当中,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块6000多年前的玉玦,这块玉玦残缺了一半,做工精细,这是当时女人戴在耳朵上的饰品。




禾源新都小区是一个拆迁小区,当年马家浜村的大多数村民都搬到了这里。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,都知道五十年前的那场运动。这位老师傅叫郁阿二,今年75岁。五十年前,他25岁,小伙子年轻力壮。老郁说,当时马家浜的水田里不用施肥,种什么都长得很好,大家就觉得那里的土壤肥料足。而且耕田的时候,经常会发现骨头,所以南湖公社号召大家去马家浜挖泥当肥料。 


村民 郁阿二(75岁):那时候去挖马骨泥,挖来当肥料呀,开出来的,当肥料呀。


老郁代表的是群众的说法,而79岁的沈奎宝则是代表了官方说法。五十年前,老沈是南湖公社的人武部长,当年就是他负责组织青年民兵,去挖土积肥。当时的规模很大,几百个人一起挖,白天挖一天,晚上还要开夜工。    

老干部 沈奎宝(79岁):全公社一共有二十一个村,除了水产队不来挖,其它种田么都来挖的。

    
沈奎宝说,当时选择到这里来积肥还有一个原因,因为这里是2000多年前,古代吴国越国打仗的地方。据说很多战士和战马都死在这里。 



果然不出所料,这里除了挖到大量的黑土,还出来很多骨头,有人骨头,也有动物骨头。这些骨头吸引了考古专家。专家看了以后马上叫停。     


村民 郁阿二:博物馆也来的,弄得很干净的,这个死人骨头弄得笔挺笔挺的。

     

积肥运动轰轰烈烈,后来的考古发掘工作也是轰轰烈烈。考古人员在这里发现了墓葬30多座、房屋遗迹1座,还有大量的陶器、石器、玉器。而大家挖到的骨头,也并不是2000多年吴越打仗留下的遗骸,而是更早,6000多年前的骨头。1959年5月,新华社还专门发了消息,把这件事情记在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要闻录》里。时隔五十年,遗址重新发掘。发掘现场,除了考古专家,还有十几名附近的村民。62岁的诸玉珍是年纪最大的,也是唯一一个参加过积肥运动的人。当时她只有12岁。虽然都是挖泥,现在和五十年前可是大不相同了。    
  

村民 诸玉珍(62岁):现在担心垦坏,要当心,要细细地做。59年那时候,只要垦,垦,淤泥挑掉么好了。 


对于嘉兴马家浜的发掘成果,老一辈考古专家有很高的评价。浙江省文物考古所的研究员牟永抗五十年前就来过这里,回忆起当时的情况,牟教授感慨万千。    


浙江省文物考古所 研究员 牟永抗:当时墓葬的人骨还没有办法鉴定,所以当时决定在那个位置,我们在现场用木板起了两个骨架,带回去准备到室内再仔细做研究。发掘以后,证明是六千多年前,古代人在这里居住跟埋葬的遗址。


对于马家浜遗址和马家浜文化,专家也有很高的评价。    


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 王巍:原来我们只知道可能还有墓葬,但是墓葬仅仅是反映人们死后的情况,没有居址的话,比如人们的居住场所、吃什么、用什么不了解,现在这两个都有,而且仅仅是200多平米,所以这是很好的迹象。


浙江省文物考古所 研究员 王明达:从学术的层面来讲,马家浜文化和大家所知道的河姆渡文化,是钱塘江两岸,齐头并进的两种古老的文化。


“嘉兴小新”原创内容,转载请注明来源,不得篡改标题与文章内容,不得裁剪图片与水印,否则视为侵权。


十年后   2019年1月


1959年发现马家浜文化遗址,2009年第二次考古挖掘,2018年6月10号,马家浜文化博物馆打下第一根桩,同年10月,博物馆主体工程完工,2019年开始装修。从积肥发现70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遗址,到马家浜文化博物馆建成,整整过去了60年。60年一甲子,马家浜文化博物馆,跟观众见面的时间,进入了倒计时。



嘉兴市文物局文物处处长 汪红星:争取2019年年底,这个马家浜文化博物馆对外开放。


马家浜文化博物馆工程分三个部分,一是博物馆本身,二是考古遗址公园,三是文化休闲服务区。工程总投资9500万。博物馆分上下两层,高18米,抗震7级,建筑面积差不多是一个足球场大小,博物馆形状是六边形,由上海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,和七千年前,先民住过的村落布局差不多。


嘉兴市文物局文物处处长 汪红星:六角形,它当时就是一个聚落遗址演化而来。因为我们知道,当时在原始社会,他们这个原址,中间是一个广场,四边是一个小的房子,所以它成六角形。


马家浜文化博物馆的颜色是暗红色,为了这个暗红色,施工人员花了两个多月,反复打样,搞试验,混凝土也用掉了几十吨。



嘉兴市经投集团房建部副经理 童旭良:这个仿的就是像马家浜遗址里面挖掘出来一些红陶的外形,也是比较粗糙的一种效果。为了仿这种效果,花了很大的力气和工夫,光光这一块大样,从试验到做大样,将近花了历时两个月的时间。


还有一个难点,就是要模仿红陶的粗糙,也就是要把外墙做成凹凸不平形,这就要靠模板,做这个模板,也花了不少精力。


嘉兴市经投集团房建部副经理 童旭良:整个外立面看上去比较粗旷,体现马家浜文化遗址当中,原先这个干栏式建筑(远古时期竹竿竹片搭成的建筑)的粗旷的线条,应该说这个建筑的个性比较鲜明。


马家浜文化博物馆的设计定位,国内外也是领先的。


嘉兴市文物局文物处处长 汪红星:
那么我们定位想把博物馆建造成长江中下游,环太湖流域,新石器时代早期这个马家浜文化为主题的一个考古学文化博物馆。我们强调它的一个趣味性、知识性和科普性,力争建成一个马家浜史前文化的一个现代综合博物馆。




我们经常讲,嘉兴是马家浜文化的发源地,有七千多年的历史,马家浜文化博物馆将是我们这座城市历史最重要的文化载体,对提高嘉兴城市的文化品味,意义重大。


推荐阅读:【嘉兴人祖先在此】马家浜文化博物馆开建 外形仿6000年前本地古村落


嘉兴小新有奖征集


嘉兴本地独家爆料(特别是视频、图片),一经采用给予50到500元的奖励。

公众号欢迎留言!点击右下角“写留言”,说说你的看法。留言获点zan最多的,不定期抽奖。

你可能感兴趣

【回首十年】嘉兴高考状元已成香港金领:读书改变命运

【回首十年】平湖老医生自行车骑遍中国 现在七大洲已全走到

【不是开玩笑】春节你要是做了这件事 猪年就过不好了…

【让司机回家吃个年夜饭】嘉兴公交春节期间有调整 时刻表在此

 你点的每个好看,小新都认真当成了喜欢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